大家好,相信到目前为止很多朋友对于国画工笔和国画工笔画和写意画的区别不太懂,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国画工笔相关的知识点,文章篇幅可能较长,大家耐心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工笔国画的绘画步骤和方法
步骤如下:
1、起铅笔稿的时候,应该避免直接在云母熟宣上起稿子。通常应在草稿子上起好草稿,待线条定下来后,再拓印到云母熟宣上。
拓印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是直接把云母熟宣覆盖在你的草稿上,用铅笔把线稿蒙着描下来。如果你有拷厅缓贝台,则比较好描线条。
(2)是把草稿背面用2B铅笔全部涂黑,然后把草稿覆盖在云母熟宣上,用笔使劲在草稿上走一遍线条,这样当你把草稿纸移开以后,云母熟宣上就留有铅笔稿的痕迹了。
2、倒一点墨汁出来。选一只狼毫笔,狼毫笔选择普通的小楷笔即可,不用选择太细的笔,完全浸透墨汁后,开始描线。
在实际勾线中,你会发现太细的毛笔并不好用,反而是小楷笔这种稍粗一点点的笔比较适合勾线。选择狼毫的原因是狼毫比较硬,勾出的线条比较有力度。
3、由于这一次的叶片染色不是重点,所以叶片只用了淡墨来染,没有罩其他色了。 染色的时候还是拿一只清水笔,一只沾墨笔。在这里,我用的清水笔是羊毫笔,它比较柔软,晕染色泽时比较柔和。沾墨的笔就直接用的是狼毫笔。
扩展资料:
工笔画的材料
1、笔工笔画多用中锋勾勒细而匀的线条。一般选用狼毫类细而尖的笔。常用的笔有衣纹笔、叶筋笔、大红毛、小红毛、蟹爪、狼圭、紫圭等等。
2、染色笔。常用的染色笔有:大白云、中白云、小白云和其他软毫毛笔。纯羊毫笔过于软,一般不太好用,兼毫笔较好,因为它外层是羊毫,中间部分是硬而挺的毛,因此既能含水分又有弹性。
3、板刷类。工笔画经常需要涂底色,或做大面积的平涂和渲染,因此需备有各种宽度的羊毛圆毁板刷扮腔模、排笔、联笔。
4、熟宣或熟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笔画
2国画中的工笔画与写意画的区别是什么?
工笔画和写意画的区别如下。
1、风格不同
工笔,顾名思义就是运用工整、细致、缜密的技法来描绘对象。工笔画比写意画更加注重经营位置,工笔画做工精美,用笔工整,工笔画作画步骤大启清晰。
写意画比较注重用笔,在笔法的运用上,较丰富一些。比较注重“写”的痕则仿派迹。更注重意境。
2、笔法不同
工笔画是用细致的笔法制作,工笔画着重线条美,一丝不苟,是工笔画的特色。
写意孙贺画是与工笔画相对而言的一种画法。写意实相对于工笔来说得。写意注重用笔,在笔墨中表达作者得情感,意也就是以形写神。它要求用粗放、简练的笔墨,画出对象的形神,来表达作者的意境。
3、表达方式不同
工笔画多以仕女,花鸟为主。例如周昉的《步撵图》是工笔画的代表。写意画的特点比较大气,注重一气呵成。例如齐白石的《虾》是写意画的代表。
工笔画是比较客观的再现物体。而写意画是作者对事物的一种主观的表达。
据传唐代的时候,玄宗命令画家李思训和吴道子,一起在大同殿描绘嘉陵江的山水。李思训是擅长工笔重彩的,他用了几个月的工夫完成这幅壁画。吴道子则在一天之内就画成三万余里的嘉陵山水,这可以想象,他不可能用工笔重彩的技法来画,一定是比较粗放、简练的。这说明那时的绘画已经有了工笔、写意的区别了。
3水墨画和工笔画的区别?
主要区别是,性质不同、艺术特征不同、作画方式不同,具体如下:
一、性质不同
1、水墨画
水墨画是由水和墨调配成不同深浅的墨色所画出的画,是绘画的一种形式,更多时候,水墨画被视为中国传统绘画,也就是国画的代腊碧表。
2、工笔画
工笔画,亦称“细笔画”,属于工整细致一类画法。
二、艺术特征不同
1、水墨画
其特征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从工具材料上来说,水墨画具有水乳交融,酣畅淋漓的艺术效果。具体地说就是将水、墨和宣纸的属性特征很好地体现出来,如水墨相调,出现干湿浓淡的层次,再有水墨和宣纸相融,产生溵湿渗透的特殊效果。二是水墨画表现特征,由于水墨和宣纸的交融渗透,善于表现似像非像的物象特征,即意象。
2、工笔画
以线造型是中国画技法的特点,也是工笔画的基础和骨干。工笔画对线的要求是工整、细腻、严谨,一般用中锋笔较多。以固有旅祥色为主,一般设色艳丽拆局搏、沉着、明快、高雅,有统一的色调,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色彩审美意趣。
三、作画方式不同
1、水墨画
水墨画有多种绘画方法,最常见的是用画笔作画。后期出现用口咬笔,脚趾握笔,双脚夹笔,腋夹笔,身体着墨(包括手指、脚趾、头发、手肘等部位),材料运用广泛,在宣纸上,在衣服上,在人的身体上等。题材上更是多样化,不仅限于山水花鸟,除抽象水墨外更扩展到行为艺术范畴。
2、工笔画
工笔画一般先要画好稿本,一幅完整的稿本需要反复地修改才能定稿,然后复上有胶矾的宣纸或绢,先用狼毫小笔勾勒,然后随类敷色,层层渲染,从而取得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墨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笔画
4国画中的工笔画法有哪些步骤?
国画中的工笔画法有描、型首分、染、罩等,传统工笔画渗租好法颜色应该薄一点,但是丛铅要表现出厚重的感觉,往往一遍遍用薄色反复上色,最终形成一种多层叠加的厚重效果。薄上色法最好用在绢画上,手放于绢面之上抚摸画面,不觉有粗糙感,而且还能清晰感觉到绢丝的经纬。
一般工笔画需要几个步骤来完成:第一步是草稿,也就是使用笔打草稿,一般在纸张上不作要求。第二步是过稿,就是将草稿放置在台上,上面覆一层熟宣,使用
勾线笔将画稿勾在宣纸上。
第三步是渲,这就是在画好的草稿上用墨来表现画面明暗,方法是使用两支较大的笔,一支蘸墨,一支蘸水,先点墨,在墨没干之前用水渲开,造成一个自然过渡。
第四步和渲的步骤差不多,不过使用的是国画颜料,为了让色彩更加均匀厚实,一般要进行多次,有“三矾九染”之说。最后一步是勾线,是在渲和染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原来线条被色彩覆盖,要重新勾一次线。
5国画工笔有分类吗? 有那些分类呢?
国画的区分是从绘画技法上的区分..不是绘画内容上的区分..
国画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类:工笔(白描、设色)..写意(大、小写意)..水墨(无设色,单用水墨的浓、淡、干、湿表镇磨现绘画的内容)
工笔白描技法:
一、高古游丝描:最古老的工笔线描之一,常见于顾恺之的画作。线条提按变化不大,细而均匀,多为圆转曲线。顿笔为小圆头状。
二、琴弦描:略比高古游丝描粗些,多为直线。有写意味道,线用颤笔中锋,线中有停停顿顿的变化,大多为直线的感觉。
三、铁线描:相比琴弦描又粗些,但用笔方硬,是最常见的描法之一。转折处方硬有力,直线硬折,似铁丝弄弯的形态。用笔中锋,顿笔也是圆头。
四、混描:基本上是一种写意画法。先用浓墨皴衣纹,墨未干时,间以浓墨,讲“浓破淡”的墨法变化。
五、曹衣描:即为曹衣出水描的简称。来自于西域的画家曹仲达,其画佛像衣纹下垂、繁密,贴身如出水状,故称“曹衣出水”。受印度健陀罗艺术的影响,用笔细而下垂,成圆弧状,讲求线之间的疏密排列变化。
六、钉头鼠尾描:任伯年最常用的线描方法。叶顿头大,而顿时由于大的转笔,行笔方折多,转笔时线条加粗如同兰叶描,收笔尖而细。
七、橛头钉描:秃笔线描,是一种写意笔法,马远、夏圭多用之。顿头大而方,侧锋入笔,有“斧劈皴”之笔意。线条粗而有力。
八、马蝗描:马和之用之。近脊旅纤似兰叶描,顿头大,行笔曲折柔软,但很有力。
九、折芦描:用笔粗,而转折多为直角,折笔时顿头方而大,线多为直线,是一种写意画的线描方法。梁楷《六祖劈竹图》用之。
十、 橄榄描:顿头大如同橄榄,元代颜辉等人多用,行笔稍细,但粗细变化亦大。
十一、枣核描:顿头如同枣核状,线条行笔中亦有枣核状的用笔变化。
十二、柳叶描:用笔两头细,中间行笔粗。十八描中无兰叶描。柳叶描和竹叶描类似,都是虚入虚出的笔法。吴道子用之。
十三、竹叶描:与柳叶描类似,也是中间粗两头细。
十四、战笔水纹描:如山水画水纹之画法。表现薄而褶多的衣纹。明代唐寅作仕女图多用。 十五、减笔描:指的是马远、梁楷等作大写意用的笔法。用笔粗,一气呵成,一笔中有墨色变化。大多只画个外轮廓,用笔简练到极致。
十六、枯柴描:水墨画笔法。用笔粗,水分少,类似皴法。用笔往往逆锋横卧。
十七、蚯蚓描:粗细均匀,曲折多而柔软。用篆书笔法,圆转有力。
十八、行云流水描:表现软而弯转的衣纹。
(引自)
工笔染色(设色)技法:
1、分染:工笔画绘制中最重要的染色技巧。一支笔蘸色,另一支笔蘸水,将色彩拖染开去,形成色彩由浓到淡的渐变效果。
2、统染:在绘制工笔的过程中,根据画面明暗处理的需要,往往需要几片叶子、几片花瓣统一渲染,强调整体的明暗与色彩关系,称为统染。
3、罩染:在已经着色的画面上重新罩上一层色彩并局部渲染。
4、提染:染色接近完工时樱仿用某种色小面积、局部提亮或者加深画面称为提染。
5、烘染:在所描绘的物体周围淡淡的渲染底色用来衬托或掩映物体。
6、点染:用接近写意的笔法,一笔蘸上深浅不同的色彩在画面上连点带染,取灵动之意。处理背景或小型花卉的时候时常用到此法。
7、斡染:将一块色彩向四周染开。画仕女脸颊的红晕时即是采用此法,工笔牡丹的绘制中也会用到。
8、醒染:在罩色过后色彩略显发闷的画面上用淡淡的深色重新分染,以引出底色部分,重新使画面醒目。
(引自:)
6中国画工笔
工笔画是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的中国画表现方式。从战国到两宋,工笔画的创作从幼稚走向了成熟。
最早的著名人物画大家是南北朝时期的顾恺之、张僧繇与陆探微三大家。
顾恺之的一些仕女图代表作是《孙叔敖母》、《卫灵公夫人》。
继之,要推唐代阎立本、吴道子。
阎立本的代表作《列帝图》,《步辇图》描写迎文成公主事。吴道子传世的代表作是摹本《天王送子图》。
工笔画在唐代已盛行起来。
唐代的仕女画家,首推张萱、周昉。张萱仕女画代表作是《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周芳仕女画代表作是《挥扇仕女图》、《簪花仕女图》。唐代花鸟画杰出代表边鸾。
五代时期是顾闳中,代表作是《韩熙载夜宴图》。五代工笔画家黄筌写花卉翎毛因工细逼真而著称。关仝为山水画家代表。
宋代,仕女工笔画家最著名的是陈居中,代表作《文姬归汉图》。
宋代山水画成熟,工笔山水画家代表有李成、范宽,还有王士元、王端、燕文贵、许道宁、高克明、郭熙、李宗成、丘纳、王诜等。
李公麟、梁楷、牧溪人物画著名,仕女画无大成就。
元代,人物画代表是钱选、赵孟頫、高克恭、任仁发。工笔山水画是钱选、赵孟頫、高克恭为代表。
再是唐寅、仇英,还有戴进、张路、吴伟三个“浙派栋梁”。但以上梁氏仕女画无大成就。
清代,橡蔽散人物画代表是陈洪绶、上官周、任熊、任颐、改琦、费丹旭。仕女画以陈洪绶、费丹旭出名。工笔山水画以“金陵八家”龚贤、樊圻并并、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荪为代表。
关于国画工笔和国画工笔画和写意画的区别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