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什么是大气污染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关于简述什么是大气污染的相关知识,文章篇幅可能较长,还望大家耐心阅读,希望本篇文章对各位有所帮助!
1大气污染指的什么?
我们所说的大气污染是指进入大气中的污染物质超过了大气环境的容许量,直接或间接地对人类生活、生产和身体健康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
除火山爆发、煤田、油田放出的有害气体及腐烂的动植物等自然因素造成大气污染外,工业生产、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居民日常生活活动等均可造成大气污染.
大气中主要的污染物,概括起来可分为两类,即颗粒状污染物和有害气体.
一、悬浮颗粒物污染与人体健康
空气中可自然沉降的颗粒物称降尘,而悬浮在空气中的粒径小于100微米的颗粒物通称总悬浮颗粒物(TSP),其中粒径小于10微米的称可吸入颗粒物(PM10).可吸入颗粒物因粒小体轻,能在大气中长期飘浮,飘浮范围从几公里到几十公里,可在大气中造成不断蓄积,使污染程度逐渐加重.可吸入颗粒物成份很复杂,并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例如可吸附各种金属粉尘和强致癌物苯并(a)芘、吸附病原微生物等.
可吸入颗粒物随人们呼吸空气而进入肺部,以碰撞、扩散、沉积等方式滞留在呼吸道不同的部位,粒径小于5微米的多滞留在上呼吸道.滞留在鼻咽部和气管的颗粒物,与进入人体的二氧化硫(SO2)等有害气体产生刺激和腐蚀粘膜的联合作用,损伤粘膜、纤毛,引起炎症和增加气道阻力.持续不断的作用会导致慢性闷蠢鼻咽炎、慢性气管炎.滞留在细支气管与肺泡的颗粒物也会与二氧化氮等产生联合作用,损伤肺泡和粘膜,引起支气管和肺部产生炎症.长期持续作用,还会诱发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并出现继发感染,最终导致肺心病死亡率增高.
当大气处于逆温状态时,污染物便不易扩散,悬浮颗粒物浓度会迅速上升.1952年12月英国伦敦发生烟雾事件时,大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含量比平时高5倍,引起居民死亡率激增,4天内较同期死亡人数增加4000余人.由此可见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突然增高,对人类健康能造成急性危害,对患有心肺疾病的老人和儿童威胁更大.
悬浮颗粒物还能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阻塞皮肤的毛囊和汗腺,引起皮肤炎和眼结膜炎或造成角膜损伤.此外,悬浮颗粒物还能降低大气透明度,减少地面紫外线的照射强度;紫外线照射不足,会间接影响儿童骨骼的发育.北京市的天总是灰蒙蒙的便与我市悬浮颗粒物污染严重有着紧密关系.悬浮颗粒物污染对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应引市民们的足够重视.
我市悬浮颗粒物污染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地面扬尘,二是燃煤排放的烟尘.因此,在紧急措施当中,关于控制扬尘的有四条措施.一是加强对施工工地和拆迁工地的扬尘的管理,市区所有工地差判必须做到围档、路面硬化、洒水、密闭运输、防治料堆扬尘等措施.同时,要加大道路遗洒的检查力度.二是扩大道路的喷水清洁措施.三是加强市区料堆、煤堆、灰堆的防治措施.四是完成三环路以内道路,及规划四环路内已建成道路、裸露地面的绿化和铺装(已经完成).
当然除了上述紧急措施提出几点方法外,发展区域集中供暖,减少分散烟囱,也可以减低烟尘对大气的污染;改造锅炉、改进燃料的燃烧方法,安装净化除尘设备,可达到消烟除尘的目的;利用一切空地种植花草树木使城市绿化等均可达到防治尘污染的效果.
二、氮氧化物污染与人体健康
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氮氧化物是常见蚂庆陪的大气污染物质,能刺激呼吸器官,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影响和危害人体健康.
氮氧化物中的二氧化氮毒性最大,它比一氧化氮毒性高4-5倍.大气中氮氧化物主要来自汽车废气以及煤和石油燃烧的废气.
氮氧化物主要是对呼吸器官有刺激作用.由于氮氧化物较难溶于水,因而能侵入呼吸道深部细支气管及肺泡,并缓慢地溶于肺泡表面的水分中,形成亚硝酸、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强烈的刺激及腐蚀作用,引起肺水肿.亚硝酸盐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高铁血红蛋白,引起组织缺氧.在一般情况,当污染物以二氧化氮为主时,对肺的损害比较明显,二氧化氮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也有一定的关系;当污染物以一氧化氮为主时,高铁血红蛋白症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比较明显.
汽车排出的氮氧化物(NOX)有95%以上是一氧化氮,一氧化氮进入大气后逐渐氧化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棕色气体,有刺激性.当二氧化氮的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在遇上静风、逆温和强烈阳光等条件,便参与光化学烟雾的形成.
空气中二氧化氮浓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曾发生过因短时期暴露在高浓度二氧化氮中引起疾病和死亡的情况.如1929年5月15日,在克里夫兰的克里尔医院发生的一次火灾中,有124人死亡,死亡的直接原因就是由于含有硝化纤维的感光胶片着火而产生大量的二氧化氮所致.
三、二氧化硫污染与人体健康
二氧化硫是一种常见的和重要的大气污染物,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的气体.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含硫燃料(如煤和石油)的燃烧;含硫矿石(特别是含硫较多的有色金属矿石)的冶炼;化工、炼油和硫酸厂等的生产过程.
2什么是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有的是由于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自然因素造成的,有的则是由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烟尘、爆炸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其中人为因素对大气的污染是主要的,尤其是现代交通运输业和工业生产对城市大气造成的污染更为严重。
造成大气污染的物质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臭氧以及烟尘、盐粒、花粉、细菌、孢子等。
距地面几十米的近地面层大气,是人类和生物的生存空间。这一层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近年来,由于排放出的大量汽车尾气、工业废气与空气中的一些物质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对人体十分有害的一氧化氮、臭氧、乙醛等新物质。
悬浮在大气中的各种气溶胶粒子,按其大小可分为降尘和飘尘。其中降尘的粒子较大,直径大于10微米,它的自然沉降率较快。它与人类支气管炎的死亡率和农业减产有很大关系。飘尘粒子较小,直径一般在0.1~1.0微米。其自然沉降率很小,故悬浮在大气中的生命史较长。随着粒子的减小,有毒元素的浓度增加。通常小于0.3微米的飘尘能直接吸人肺泡,如长期积累,会损害呼吸机能,引起哮喘、肺气肿、矽肺和肺癌等不治之症。由于飘尘的污染期长和毒性强,因皮团此它的危害极大。当大气中气溶胶粒子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出现烟雾弥漫、能见度姿春降低、太阳辐射减弱等现象。
近地面层大气污染程度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一般冬季的早晨和傍晚,在无风时空气污染最为严重。夏迹握耐季由于空气层结不稳定,污染物易向高空扩散,因此污染不会太严重。
3大气污染是指什么?
所谓大气污染是指人类受由生产和消费活动排人大气的污染物(气体、固体或液体微粒)的性质、浓度和持续时间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某个地区居民中大多数人的自我感觉不舒适,同时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福利受到损害。这里说的对健康的损害,其涵义比较广泛,从对人体正常生理现象的损害到急性病发作、慢性病潜伏乃至猝死等都包括在内。所谓福利,则包括地球上一切与人类协调并共存的动植物、自然环境、财产和器物等。
当然,引起大气污染的物质不完全来自人类活动,也有相当一部分是自然产生的。例如,一次较大的火山爆发就可以喷射出1万亿立方米的细小颗粒以及大量的二氧化硫。每年随风从地面上刮起进入大气的尘埃可达5亿吨,其高度可达对流层顶。森林火灾也是一种污染源。全世界由于人们疏忽大意或闪电引起的森林火灾可把数千万吨颗粒物质以及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某些碳氢分合物注入大气。一次大火可能延续几个星期,下风方向的居民由于浓烟弥漫,难于呼吸而被迫迁移。另外,海浪破碎形成溅沫,它们在空气中迅速蒸发后残留下来的盐粉也是一种污染物质。
环绕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其厚度约为20千米,质量约占地球的1/亿,在地球无机圈层中,是最小的圈层,其质量,只有海洋的1/26。基本上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少量隋性气体等组成。这些化学成分,在大气中保持一定的比例,在正常状态下,即在气温摄氏零度、气压在101kPa时,大气中的清洁空气构成大致是氧气占21%,氮气占78%,惰性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水蒸气、灰尘和其它杂质占0.03%,当大气中的各种化学成分比例关系受到人为或自然的因素引起变化,使它遭到破坏,失去平衡,所含的有害有毒物质超过大气本身的扩散、稀释和自净能力,给人类和其它生物带来危害时,这个空域的大气就被污染了。
由于大气圈层最小,同样数量的污染物进入大气层,所增加的浓度就比进入海洋大得多,后果也更为严重。同时大气层又是运动最快的圈层,污染物进入大气层后,只要几天就可环球一周,一地有害,便可迅速波及全球。
人类活动不断扩大和增强,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激肢因。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各种工厂、矿山和交通运输工具以及家庭炉灶不断向大气层排放的烟尘和有毒有害气体;二是大量生产和使用化学物质,特别是施用化肥、农药;三是森林、草原等遭到破坏,面积日益缩小,绿色植物吐氧吸碳的自净力被削弱。
使大气遭污染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主要有废气、烟尘、粉尘、气溶胶和放射性物质以及光化学烟雾等几大类,其成分非常复杂。具体到底有多少种,至今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观测和统计,但明显产生危害并引起人们关切的污染物,已发现的有1000多种。烟雾是污染大气的罪魁祸首,它含的有毒有害物质大致分为烟尘和气体两部分。在烟尘中,除含有普通灰尘外,还含有对肺危害极大的二氧化硅、强致癌物质三四苯并芘等有机物和铅、铁、锌等有毒金属。气体中含的有毒有害物质,常见隐铅态的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氧化合物等,而二氧化硫是污染大气的最大因子。
各种粉尘作业如石棉、滑石、水泥、矽尘、铅、汞、锌、铬、铍、镉和砷等,以及汽车、飞机和钢铁、化工生产等排放的烟尘废气都会污染大气。核电站和核废料处理工厂排放的放射性元素氪85,也会污染大气。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工业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排入大气层的污染物随之灶源增多,数以亿万吨计。如每年排入的二氧化就达220亿吨之多,二氧化硫也在2亿吨以上。大大超过大自然再循环系统所能自行“处理”(自净)的能力,使大气污染日益严重。森林、草原和其它绿色植物是制造氧气的“天然工厂”,是净化空气并保持其新鲜的“天然吸尘机”和“天然过滤器”。森林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吐氧吸碳,自然保持大气中氧碳的动态平衡。同时又对进入大气中的各种粉尘起阻挡、过滤、消毒和吸附的作用。地球上的森林、草原被毁就等于地球上的“天然制氧工厂”“天然吸尘机”和“天然过滤器”被毁,使大气层的污染更是雪上加霜。
此外,人类活动扩大到宇宙空间后,又使宇宙空间遭到污染。废弃的火箭和人造卫星残骸及碎片在宇宙空间的轨道上形成了一条飘浮的垃圾带。当过些废弃的人工物体再次坠入大气层时,不仅可能直接给人类带来危害,而且由于进入大气层的内的纳、钡、锶等轻金属元素受到高温摩擦而熔化蒸发,还会对地球的电离层带来不良影响。据联合国的报告和美国宇航局的统计,自1957年前苏联发射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40多年中,世界上发射的各种航天器总数已达3600多颗(艘),目前还在轨道上正常运转的只有400多颗(艘),其余都变成了残骸——垃圾,仅观察到的就有4740个,难以长期追寻的估计还有5000多个,而直径在1厘米以上碎片则数以万计,更小的碎片则在百万以上。在轨道上飘游的一个碗豆大小的碎片,如与卫星相撞,可产生和一颗手榴弹相当的爆炸力,足以摧毁这颗价值达几亿美元的人造卫星。在过去的25年中,坠入大气层而烧毁的人造宇宙飞行物共有8724件。1969年,前苏联一艘宇宙飞船残骸坠落时击中正在海上航行的日本货船,就使5名船员受重伤。
当然,大气污染也有自然的原因。如火山爆发,大量火山灰和二氧化硫喷入大气层……等。但是城市大气污染有70%~90%是工业窑炉、机动车辆和家庭炉灶及其它人类活动造成的。
4什么是大气污染
空气污染,又称为顷昌大气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档滚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2014年1月14日,2013年《中国气候公报》正式行乎余公布,2013年的霾天创52年来最多,PM2.5被确认为致癌物。2015年11月,中国清洁空气联盟秘书处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2017)实施的投融资需求及影响》研究报告指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的直接投资共需1.84万亿元,中央财政投入规模相比实际需求落差较大,中国大气污染治理仍然存在投资总量严重不足等问题。
5环保系列科普——(1)什么是大气污染?
(1)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定义,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污染的现象。因此,大气污染的形成及危害程度,不仅是以空气中是否存在某种有害物质来衡量,还需考虑其作用的浓度和时间等因素。
(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大气污染,是指室外的大气中若存在人为造成的污染物质,其含量与浓度及持续时间可引起多数居民的不适感,在很大范围内危害公共卫生,并使人类、动植物生活处于受妨碍的状态。
大气污染物按形成过程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所谓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质,如一氧化碳逗茄、二氧化硫等。二次污染物则是指由一次污染物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污染物,如臭氧、硫酸盐、硝酸盐、二次有机颗粒物等。
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如下:
(1)含硫化合物:二氧化硫(SO2)、硫化氢(H2S)、硫酸盐(SO42-)等;
(2)含氮化合物:氮氧化物(NOx)、氨(NH3)、硝酸盐(NO3-)等;
(3)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等;
(嫌指氏4)挥发性有机物(VOCs):可分为烷烃类、芳香烃类、烯烃类、卤代烃类、酯类、醛类、酮类等类别,常见的VOCs有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三氯乙烯、三氯甲烷、二异氰酸酯等;
(5)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滴滴涕、七氯、氯丹、灭蚁灵、毒杀芬、六氯苯、多氯联苯、多氯二苯并对二恶英和多氯二苯并呋喃等;
(6)光化学氧化剂:臭氧(O3)、过氧乙酰基硝酸酯(PAN)、大气中的自由基等;
(7)碳的氧化物: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等;
(8)卤素化合物:氟化物、含溴化合物等。
重点大气污染物,是指国家和省人民政府根据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需要,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确定实施排放总量控制和削减的大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是指列入国家有毒有害芹散大气污染物名录的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危害和影响的大气污染物。
大气颗粒物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固体和液体颗粒,粒径范围是几纳米到100微米。根据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划分,常见的大气颗粒物包括可划分为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三者的空气动力学直径分别为小于或等于100微米、小于或等于10微米、小于或等于2.5微米,其中TSP包含PM10和PM2.5,PM10包含PM2.5。
光化学氧化剂(Ox)是由天然源和人为源排放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在太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的。它主要包括臭氧(O3)、过氧乙酰硝酸脂(PAN)、二氧化氮(NO2)、醛类(RCHO)、过氧化氢(H2O2)等能危害植物,具有刺激性、氧化性的物质。其中O3是代表者,一般占Ox的90%以上,其次是PAN。
VOCs是挥发性有机物英文名“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缩写。不同机构和组织出于不同的管理、控制或研究需要,对VOCs的定义不尽相同。美国ASTM D3960-98标准将VOC定义为,任何能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美国国家环保局(EPA)将VOC定义为,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金属碳化物、金属碳酸盐和碳酸铵外,任何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的碳化合物。世界卫生组织(WHO,1989)对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定义为,熔点低于室温而沸点在50-260℃之间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称。我国《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2-2015)、《石油化工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0-2015)将VOCs定义为,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或者根据规定的方法测量或核算确定的有机化合物。
按化学结构,可将VOCs分为烷烃类(如正己烷、正戊烷)、芳香烃类(如苯、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苯乙烯)、烯烃类(如异丁烯、1,3-丁二烯)、卤代烃类(如三氯甲烷、溴甲烷、三氯乙烯)、酯类(如乙酸戊酯、醋酸甲酯)、醛类(如甲醛、糠醛)、酮类(如丙酮、环己酮)等类别。
非甲烷总烃,是指除甲烷以外的碳氢化合物(其中主要是C2-C8)的总称。
POPs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英文名“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的缩写,是指人类合成的能持久存在于环境中、通过食物链累积,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造成人体内分泌系统紊乱,生殖和免疫系统受到破坏,并诱发癌症和神经性疾病。首批被《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列入受控清单的12种POPs是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滴滴涕、七氯、氯丹、灭蚁灵、毒杀芬、六氯苯、多氯联苯、多氯二苯并对二恶英和多氯二苯并呋喃。
恶臭污染物,是指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及损坏生活环境的气体物质。
6什么叫大气污染
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现象.
大气污染是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 。
大气污染穗仔物由人为源或者天然源进入大气(输入),参与大气的循环过程,经过一定的滞留时间之后,又通过大气中的化学反应、生物活猛悉动和物理沉降从大气中去除(输出)。如果输出的速率小于输入的速率,就会在大气中相对集聚,造成大气中某种物质的浓度升高。当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直接或间接地对人、生物或材料等造成急性、慢性危害,大气就被污枝族乎染了。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其成因有自然因素(如火山爆发、森林灾害、岩石风化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料、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尤以后者为甚大气污染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